北斗能做什么?
近年來,地1震、洪澇等突發性重大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給我國的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如何應對各種自然災害,以提高全社會的災害防治能力,1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損失,是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北斗科普的重要性同時也相得益彰,利用我國自主研制的北斗衛1星導航系統服務我國的減災救災事業,對我國災害防治水平的提升將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北斗衛1星導航定位系統正處于建設和應用推廣的階段,現在它的第三步建設已全1面啟動,計劃在今年下半年發射6顆至8顆全球組網衛1星,明年前后再發射18顆衛1星,為“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到2020年,北斗衛1星導航定位系統中的1星總數將至少達到46顆,接近GPS星座的2倍。
北斗衛1星導航定位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
北斗衛1星導航定位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據《蘭州晚報》報道,空間段由若干地球靜止軌道衛1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1星和中圓地球軌道衛1星三種軌道衛1星組成;地面段包括基準站、主控站、時間同步/注入站和監測站等若干地面站;用戶段包括北斗兼容其他衛1星導航系統的芯片、模塊、天線等基礎產品,以及終端產品、應用系統與應用服務等。北斗衛1星導航定位系統將通過這三部分實現精準定位。
衛1星定位系統一般由三部分組成:空間星座部分,地面監控部分和用戶接收機部分。其中,地面地面監控部分又由三大部分組成:監控站,主控站,注入站。GPS系統在全球建了5個監控站。定位精度。“北斗系統定位精度由水平25m、高程30m,提高至目前水平10m、高程10m,測速精度由每秒0.4米,提高至0.2m,受時精度優于20ns,目前在中國及周邊地區,北斗系統服務性能與GPS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