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定位系統由于是主動雙向測距的詢問--應答系統,用戶設備與地球同步衛1星之間不僅要接收地面中心控制系統的詢問信號,還要求用戶設備向同步衛1星發射應答信號,這樣,系統的用戶容量取決于用戶允許的信道阻塞率、詢問信號速率和用戶的響應頻率。因此,北斗定位系統的用戶設備容量是有限的。GPS 是單向測距系統,用戶設備只要接收導航衛1星發出的導航電文即可進行測距定位,因此GPS定位的用戶設備容量是無限的。
北斗能做什么?
近年來,地1震、洪澇等突發性重大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給我國的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如何應對各種自然災害,以提高全社會的災害防治能力,1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損失,是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北斗科普的重要性同時也相得益彰,利用我國自主研制的北斗衛1星導航系統服務我國的減災救災事業,對我國災害防治水平的提升將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1983 年,我國首1次正式提出“雙星快速定位系統”(RDSS)的衛1星導航與定位方案,該方案指出利用地球同步衛1星進行導航定位。1994 年國家正式批準了該項目,并正式命名為“北斗衛1星定位導航系統”。之后,我國逐漸探索出適合國情的衛1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2016 年的《中國北斗衛1星導航系統》白皮書指出國內北斗產業發展的三步走發展戰略:
步,2000 年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
第2步,2012 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
第3步,計劃在2020 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