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站均配裝有精密的銫鐘和能夠連續測量到所有可見衛星的接受機。監測站將取得的衛星觀測數據,包括電離層和氣象數據,經過初步處理后,傳送到主控站。主控站從各監測站收集跟蹤數據,計算出衛星的軌道和時鐘參數GPS定位,把這些導航數據及主控站指令注入到衛星。這種注入對每顆GPS衛星每天一次,并在衛星離開注入站作用范圍之前進行后的注入。
我們了解到,一般車輛內安裝的是有線車載GPS定位器與無線車載GPS定位器。少量汽車安裝OBD接口類型GPS定位器。在這里我們主要講的是有線車載GPS定位器與無線車載GPS定位器的使用方法。有線車載GPS定位器采用GPS+LBS雙定位模式,具有GPS防探測、軌跡回放、智能報警、ACC接線、盲區補錄、斷油斷電、電子圍欄、智能休眠以及統一管理等功能。
GPS是以24顆定位人造衛星做基礎,向各地全天候地提供三維位置、三維速度等信息的一種無線電導航和定位系統。GPS的定位原理是:用戶接收衛星發射的信號,從中獲取衛星與用戶之間的距離、時鐘校正和大氣校正等參數,通過數據處理確定用戶的位置。現在,民用GPS的定位精度可達10m以內,GPS具有的特殊功能很早就引起了汽車界人士的關注,當美國在海灣后宣布開放一部分GPS的系統后,汽車界立即抓住這一契機,投入資金開發汽車導航系統,對汽車進行定位和導向顯示,并迅速投入使用。